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到来之际,7月22日-23日,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在敦化市举办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培训班,通过深入宣传黑土地保护政策、法规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各级农业部门和土地经营者等相关人员对黑土地保护意识,加快黑土地保护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推进各地完成好黑土地保护各项任务。

培训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培训。培训首日,参训学员前往敦化市官地镇大荒地村坡地治理与等高种植技术作业现场进行观摩学习。
在理论授课中,敦化市农机中心专家系统讲解了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多角度阐释了玉米单产提升技术路径;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专题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聘请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32名省内外专家组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启动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应了“梨树模式”为代表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十大技术模式”。吉林省黑土保护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建设高标准农田1247.4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19亿亩次,全省耕地平均耕层厚度增厚0.48厘米、达到20.58厘米,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升1.44g/kg、达到26.88g/kg,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高0.06等、达到4.44等。
培训班指出,全省黑土地保护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各地要按照黑土地保护法明确的“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的目标任务,明确建设重点和工作卡点,在谋划“十五五”建设内容时,聚集侵蚀沟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肥沃耕层、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土壤健康培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面系统推进“十五五”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
来自全省22个黑土地保护工作项目县的技术骨干、合作社代表及种粮大户等80余人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摄影:于海珠) |